踏青的随笔

时间:2023-10-30 20:12:51
踏青的随笔15篇

踏青的随笔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知道随笔吧?随笔的创作非常随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负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心写。想要找更多优秀经典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踏青的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踏青的随笔1

昨天晚上,在北京体育总局训练中心公寓,,与久违的几个同学,相聚会餐。也许是谈起了以往的相处旧故,十分开心,五十二度的泸州老窖用了不少,最后同学爱人史博士,又搬出了一坛用冬虫夏草泡的白酒,又喝了一玻璃杯。由于贪杯,今天早晨没有起来床,九点来钟起来时,头还沉沉的,虽然,嗝一声,满嘴仍有酒香。

本来上午十点出去散步,但浑身乏力,硬是没有出门。草草吃了点东西,又躺在了床上,随手打开电视,北京台播放的是春暖花开,人们出门踏青的节目,这使我有了出去看春的冲动。脑海里想起了下榻不远的景泰公园来,说是不错,但一直想去,而没有去成。我想,下午不妨也去春日暖阳一番。

据介绍,景泰公园是北京市规划建设的五座休闲森林公园之一,位于南二环景泰桥西南侧,位于东城区李村社区北侧。规划范围是东起景泰路,西至永定门外大街,南起望坛小区,北至南二环辅路。总面积6.96公顷。

该公园离我的住处四里之遥,下午三点来钟,步行二十来分钟,就到了目的地很是失望。没有像其他公园那样,有园门和醒目的牌子,如“某某公园”。从公园的西侧进入,像是村边的参差不整的小树林,北侧是东西方向长长的街道防护墙,南侧是一条界限不明的小区街道,显得芜杂不规,公园瘦窄,平均二十来米宽,东西沿线的公园像是宽大街道上的苗圃防护栏。

虽是有点扫兴,既来之,则安之。还是硬着头皮往里进。公园中间是一条铺就的石板路,两侧长满了大小不一的树木,有些叫不上名字来,最显眼也是最粗大的树,便是抬眼可见的白杨树了,树上的“无事忙”长的正是时候,微风吹过,也有零星的落地。整体看上去,似乎还没有从冬寒的萧条中复苏,感觉不出雏田的味道。顺着石板路继续往前走,土坡上的松树和柏树倒是绿的抢眼,周围的花卉,一簇簇的显得十分干枯。这使我本来失望的内心更加凄凉,没有游客,只看见一个老园丁,拿着塑料水管的喷头,往哪毫无生机的草木上喷洒。

继续往前走,已看到了公园的尽头。环视园子周围,林丛里有个拾荒的老人,石板路上有个过路的行人,在不远处的树底下一只懒洋洋的流浪猫,还有一个外揣着尾巴,慢吞吞闪过的一只白鸭子。在下午三点多钟的阳光的刺激下,都显得无精打采,我何况不是如此呢?

我总觉得公园里应该有水,有喷泉才是,有休息的木椅石凳,有小吃的门面,这里没看到有的迹象。这时,我看到了几个老年男女结伴来到一偏僻空地上,不错,还有几个健身的器材摆在那里,老人们只是坐在那里,不知闲谈着什么。

没了景致,从东面出来,我忽然看到了不远处,一片丛林模样的树木,高大粗壮,林林丛丛,周围用蓝绿色的塑料膜板圈了个严实。

这片林子不小,只是看不到里面的景物,从外面只能看到高大的树的枝叶,我不知道是什么树种,干干巴巴,还没有吐绿。我顺便问了一下附近的一个保安,这是什么地方,保安说,这里是原先的景泰森林公园,由于公园用地被众多违章建筑侵占,导致这座公园被迫停工,至今未能建成。我这才恍然大悟,我站在一个高处,望,公园周围满是已被拆除的建筑,大部分垃圾还没有清除,混杂在公园的里里外外,一片乱象。这一片才是未来真正的森林公园,我刚才转过的地方,并不是真正的景泰公园,只是附近居民的一个绿化地而已。

由于没有了游兴。森岭公园的败像,实不忍目睹,也就没有留下那副影像,我只是把我认为好的几幅景象留在了手机的图库,算是这次踏青没白来的自我慰藉。

沿着违建的残垣破壁的一角,往回返的途中,意想不到的一阵惊喜,墙脚下的现出一丛盛开的杏花,鲜艳夺目,香气扑鼻,落英缤纷,一时欣喜不已,随手用手机把这片美丽摄取了来。这也算柳暗花明,虽踏青有些失意,但无意中的赏花醉意,总算抚平了我心中的不快。

踏青的随笔2

清明节时,人们除了去扫墓,还要去野外踏寻春天的足迹。在路上,看见许多田地上都冒出了新芽,点缀了枯燥、乏味的土地,使人焕然一新。春姑娘用着细微的双手,抚摸着生机勃勃的土地。到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辽阔无比的田地,爸爸同其他亲属们在扫墓,而我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看哪新芽,嫩绿、嫩绿的。他们好似小草,但是三五成群的长,从他们探出新芽的时候,兵分各路,尖头总是垂直的,让人心生怜爱之情,我弓下腰,慢慢地蹲下,用双手抚摸这大自然的杰作。我情不自禁地心想:大自然啊。你是给予人们的一个惊喜。我看了看一行一行凸起的土地上覆盖着一层似塑料的长长的袋子似上,把土地掩盖的严严实实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透明的袋子上闪现出许许多多的亮晶晶的小水珠,再加上阳光的点缀,似一块块洁白无瑕的又非常圆润的钻石一般。仔细聆听,大自然正在像一位技艺高超的音乐家弹奏着美妙动听的《大自然交响曲》我平心静气,那一行一行凸出的地方,是五线谱,那刚张出的新芽,是富有旋律的音符在舞动着,一棵棵未长出叶子的树,是音乐家灵巧的双手,那一阵阵的微风和强风,就是音乐家弹奏出的美妙动听的音乐,忽高忽低,旋律控制的是那么的完美无缺,令人回味无穷。走了,但是心还未走,我依然沉浸在那优美的旋律当中,体会着大自然和春姑娘创造出的这一美景和动听的音乐。

踏青的随笔3

阳春三月,花绽枝头,莺飞草长,又是踏青好时光,看那些红男绿女,或约上三五知己,或带着家眷儿女、亲朋友人,纷纷走出钢筋水泥的“围城”,扑向大自然的怀抱,寄情山水,放飞心情,其乐融融。历代文人墨客更是与踏青结下了不解之缘,吟诗作赋,大抒雅怀。踏青习俗究竟有哪些?漯河的踏青之处在哪里?本报记者一一为你探访。

踏青习俗知多少踏青,古时也叫行青、探春、寻春等。古人在春季里都有踏青游乐的习俗,人们聚亲约友,乘大好春光到郊外游玩,然后围坐野宴,抵暮而归。踏青之俗早在汉代已经形成,到了唐代更为盛行。杜甫的“江边踏表罢,回首见旌旗”即是当时踏青盛况的真实写照。人们踏青归来,个个兴高采烈,家家杨柳满檐,故有“满街杨柳绿如烟,划出清明三月天”的诗句。

古人踏青,内容丰富多彩,观赏山川风光,游览名胜古迹,进行野炊,采摘百草,狩猎、放风筝等,这足以让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世界里的现代人羡慕不已。

欧阳修在《踏青词》里写道:

“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文人雅客踏青之余,或多或少都要留下几笔。

如今踏青之地何处寻古人有雅兴,今人当习之。

时下,万木复苏,百花争艳,春姑娘正踏着轻盈的舞步来到我们身边。沙澧大地的春天分外美丽,那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那破土而出的小草、那清脆婉转的鸟鸣,无不令人心驰神往。当你漫步郊外田野,沐浴在灿烂暖阳下,醉心欣赏着斑斓春 ……此处隐藏9396个字……不到的地方,心中自然有点窃喜。

走进张壁南门,刚过正月十五,一片喜庆,红红的灯笼挂满整个旅游区,爸爸去哪儿第五季第二站的宣传片醒目的进入眼睑,也许正是这个节目播放使全中国都知道了山西介休有一个张壁古堡,书有张壁古堡四个大字的招牌石碑吸引了无数人前来拍照,2005年张壁古堡被评为全国十大魅力古镇,张壁古堡有南北两个堡门,从南门城楼上看,南高北低走向,北面有三条深沟向下延伸,南面有三条向外的通道,西面为窑弯沟,峭壁陡沟,深达数十丈,东面则有沟堑阻隔,可谓“易守难攻,退进有路”。南门是用石头砌成的,北门是砖砌的,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主街都是用石头铺成的,经过几千年的风霜雪雨打磨的油光瓦亮,古朴的民居,几座琉璃覆顶、金碧辉煌的庙宇点缀其中。抱柳的古槐和罕见的琉璃碑也为古堡增色不少,古堡的与众不同 ,所有的路口都是丁字,没有十字口。

沿街而行进入可汗庙,正赶上干调秧歌的表演,流传该地的一种表演剧种,一男一女凭着自身的嗓音功底,唱出多年前的故事,见证了历史,一切源于生活。

踏青,应该是有青青草,但北方的春天三月份像刚刚睁开睡眼朦胧的样子,一切都是冬天的模样,变得只是天气温暖如春,但今天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心的温暖、二月春风似剪刀。前几天刚下了点雨,有的地方还湿漉漉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惊蛰过后,蛰伏一冬的小动物都开始蠢蠢欲动,雷声也开始光顾,青草也蓄待露出尖尖角,春已来临,呼吸着泥土的芳香,一路前行,风景这边独好。

回来时,山路弯曲,路边还没有生机勃勃的小草,只是看到耕地的旋耕机在田间翻地,准备春种,都说:一年之际在于春,一起之际在于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踏青是三五成群,而我却独自一人,悠闲自在,不失为一种乐趣。

踏青的随笔13

又是一年清明,春雨连绵,丝丝雨滴下是一个新生的世界,一座座山包披上了绿色的绸衣,花朵以新生的活力展示出迷人的芳香。

我们随着春天的歌谣来到公园,上午的公园正是热闹的时候,人们把自己的活力挥洒在阳光中,挥洒在自然中,就在这时我们发现了花坛,花坛中梅花已开,露出傲骨的芳容,青草碧绿,展现生命的力量,看完花坛之后我们避开了熙熙攘攘的人群,绕到了上山的地方。

脚下的石阶错落有致的向山顶延伸,我们踏上这坚硬的阶梯向山顶进发。一路上,石阶旁的树木枝叶繁茂,好像是为登山者遮住了强烈的阳光,我们快到山顶了,隐隐约约能看见山顶的亭子,这时我们的步伐加快了,谁都想休息一会儿,最后一层台阶被我们越了过去,走进亭子向前面望去,山下的景色被我们一览无余,一辆辆汽车像甲壳虫一样在马路上行驶着。

远处则是高楼林立充满了现代化的风采,相比外面的城市,这里简直是一个世外桃源,我们欣赏完外面的景色便沿着小路下山了,下山途中我们不断的发现自然的神奇,和春天的永恒,到了山底仍会回想起踏青的种种。

清明时节,春暖花开,踏青总会让你发现春天的美景,让你感受到春天的乐趣和大自然的奇妙。

踏青的随笔14

星期五从上海回到家已是23:30了。

打开微信发现附近在住的中国朋友们组织星期六去踏青。一周的出差实在是太疲劳,简单洗漱便倒头睡了。还好闹钟准时叫醒,太太和二个儿子回国参加侄子的婚礼去了。回国前做好的罗宋汤便是我的早餐。家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清晨,出差的疲惫没有消去,想起白居易的《春游》诗"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带着对春天的沉迷,喜爱和思念,背上行囊去花草树木的世界踏踏青吧!

星期六的天气格外的晴朗,蓝天上只有几朵白云。朋友们按照既定的时间骑车出发。我们沿着多摩川东京一侧漫行。

一个时辰的时间,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丸子通公园。

阳光透过白云的缝隙,洋洋洒洒落下来。把冬天里的晦气,一扫而光。大家席地而坐。享受着春天的气息,照相,赏花,读书,聊天

午饭是家自带的各式自做佳肴。附近住的娄大姐知我状况,热心地准备了我的那一份。最后是老毛家的味噌热汤。

老陈的清酒勾起了一帮酒友的魂,便找了个借口要吃老陈家的饺子,于是小曹自高奋勇先回去准备晚上的酒餐,再聚一次。

蓝天,绿草,初樱,小路,还有那几朵白云,让我重拾了少年春游时的美好心情,可惜没带上风筝,否则在春风里,让风筝跟自己的心共舞,人生如花真风流。

春风和煦,使人产生一种非常舒适的感觉.

我们在草地上度过这样暖洋洋的一个晌午,是何等的惬意。紧张工作而产生的疲劳感觉,也因此而消散。

让自已回归大自然的同时更能感受最原始最单纯的快乐,这真比待在家要舒畅得多。

踏青的随笔15

农历的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今年的端午节是阳历6月19日,正是北方地区绿草如荫,万木吐绿,野花盛开的大好时节。每年的这一天,我都和其他人一样,不到4点就起床,走入踏青的行列,顺山而下,寻绿而追,望树而奔,走到半山腰,天已蒙蒙亮,往回看,人头攒动,络绎不决,有的人已经走到了近前,有的人刚登上山头;向前望,男女老少,热闹非凡,已经有一拨拨的人往回返了,他们周身洋溢着喜气,脚上挂满了泥土,手上拿着大大小小的树枝,还有的拿着野花野草,更有甚着,扛着很大的松枝,松枝的尾部拖在地上,发出哗哗的响声,路经的草一片片的撸倒,他们俨然象得胜的将军拿着战利品心满意足的回来了。每次看到这些,我踏青的心情就被搅的乱七八糟,看到一个松枝,我的心里就疼一下,看到一片松枝被拖着,我的心里就好象有什么东西在滴落。到了树林深处,经常看到一些顽童蹦着高高攀比着折松枝,上前劝解,孩子们不以为然,有时这边停住了,不一会又转到了那边,老师讲的爱护树木的话语早被寻求刺激的童趣淹没了。大人们也不示弱三四十岁的妇女比较有力气,选准了目标,当你听到咔吧声的时候,大片树枝已经应声而落。

据了解,一棵树从栽种到成活至少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而且随时都需要护林工人浇灌、防虫、加固维护等精心的管理。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们不懂得“十年树木”的辛苦,难道大人们也不懂“百年树人”的道理。树木被破坏,甚至被砍伐,致使花费的大量心血和努力毁于一旦,生态环境被无序的破坏,人类共有的家园沙尘肆虐,自然灾害接连不断。破坏树木的孩子们的心灵受损,甚至不健康畸变,导致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收获甚微,成长环境被人为的扭曲,林木被破损和伤害,无形中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阴影,影响着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雁北区公路两边的部分新栽种的银中杨被人为的折断或破损,痛心之余不得不引起人的思考。

山水滋润了我们的心田,林木净化了我们的心灵,露珠清洗了我们的眼睛,土地放飞了我们的希望,难道我们每一个人不应该成为林木的保护神吗?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再次呼吁所有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人,端午节文明踏青,千万不要再无端折枝了。

《踏青的随笔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